本报北京6月28日电(记者郑莉郝赫朱欣)2022年以来,各级工会紧紧围绕迎接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这条主线来思考和行动,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记者从今天召开的全总十七届六次执委会议上获悉,全总和各级工会在思想引领、建功立业、维权服务、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等方面下足功夫,尤其是针对疫情影响,各级工会以职工需求为导向,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1.64万场次、提供就业服务679.14万人次;全总紧急下拨8200万元补助资金,支持引导各地工会帮扶受疫情影响的困难职工特别是货车司机、农民工等群体。为切实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引领,全总和各级工会致力于团结引导广大职工听党话、跟党走,习近平总书记致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贺信精神在职工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各级工会广泛开展“中国梦·劳动美——喜迎二十大建功新时代”主题宣传教育,积极开展面对面、互动式宣传宣讲。利用“五一”国际劳动节时间节点,全总联合有关部门、单位发布“大国工匠年度人物”“最美职工”等,举办的2022年“五一”特别节目跨媒体触达3.59亿人次,大力弘扬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在今年举办的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上,495项职工创新成果在线签订成果转化意向书,涉及总金额84.86亿元。今年是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5周年,全总启动了系列活动,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聚焦“建功‘十四五’、奋进新征程”主题,各级工会广泛深入持久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和技能竞赛试点,组织职工学习培训1900万人次,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此外,重视发挥产业工会作用,深化“大学习”“大调研”“大走访”“大交流”“大实践”“大支持”活动,为产业工会开展工作创造有利条件。值得关注的是,面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全总和各级工会努力为广大职工提供更为精准化常态化的维权服务,在开展“安康杯”竞赛、“安全生产月”活动、推进“法院+工会”劳动争议多元化解试点、组织“情系女职工法在你身边”普法宣传活动的同时,启动“转作风、解难题、促发展、保稳定”专项行动和新一轮工会领导机关干部赴基层蹲点工作,实打实解决职工的急难愁盼问题,帮助受疫情影响的企业与职工共渡难关。今年以来,全总和各级工会持续深入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集中行动,大力推行“重点建、行业建、兜底建”模式,实施重点群体入会项目制,加强互联网企业工会工作,并探索建立新就业形态行业集体协商机制,联合开展2022年度“货车司机职业发展与保障行动”,建好用好工会服务阵地,加强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关爱服务。来源:《工人日报》(责编:蔡雨荷、黄瑾)
2022-07-28
国务院新闻办3月30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相关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全国总工会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回答了记者提问。据悉,《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工会经费不仅可用于举办集体性职工体育活动的有关支出,还可用于为职工购买健身服务。为此,全总将继续加大对基层工会的经费支持力度,将更多的工会经费用于开展职工全民健身活动。近日,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为根本目的,聚焦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更高水平”的要求,提出了8方面29条政策措施。其中明确提出,“发挥工会作用,鼓励工会每年组织各类健身活动,并将此纳入工会考核内容。鼓励按照《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办法》规定,使用工会经费为职工购买健身服务。”《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办法》由全总于2017年印发,明确基层工会经费可用于职工文体活动支出。包括基层工会开展或参加上级工会组织的职工业余文体活动所需器材、服装、用品等购置、租赁与维修方面的支出以及活动场地、交通工具的租金支出等。全总财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意见》的出台进一步明确了工会经费不仅可用于举办集体性职工体育活动的有关支出,也可用于为职工个人购买健身服务,有助于打消基层工会在购买健身服务方面的顾虑,激发职工参与全民健身的积极性,进一步发挥工会在全民健身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满足职工群众的多元化健身需求。全民健身离不开职工队伍这一庞大群体的参与。据介绍,全总高度重视维护职工健康权益,号召并组织职工群众广泛参与全民健身活动。《中国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要广泛组织开展职工运动会、职工文艺展演、职工艺术节等全国性、区域性、行业性职工文体活动。下一步,全总将落实《意见》要求,指导和支持各级工会发挥覆盖面广、联系职工群众密切的优势,广泛开展职工全民健身活动,深入推进全国职工线上运动会、全国职工羽毛球大赛等赛事活动,不断提高全民健身参与度。2021年,全总开展了全国职工乒乓球大赛、全国职工线上运动会等7个示范性全国职工文体活动,吸引近1500万人次职工参与。
2022-07-28
本报北京6月28日电(记者郑莉郝赫朱欣)2022年以来,各级工会紧紧围绕迎接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这条主线来思考和行动,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记者从今天召开的全总十七届六次执委会议上获悉,全总和各级工会在思想引领、建功立业、维权服务、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等方面下足功夫,尤其是针对疫情影响,各级工会以职工需求为导向,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1.64万场次、提供就业服务679.14万人次;全总紧急下拨8200万元补助资金,支持引导各地工会帮扶受疫情影响的困难职工特别是货车司机、农民工等群体。为切实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引领,全总和各级工会致力于团结引导广大职工听党话、跟党走,习近平总书记致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贺信精神在职工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各级工会广泛开展“中国梦·劳动美——喜迎二十大建功新时代”主题宣传教育,积极开展面对面、互动式宣传宣讲。利用“五一”国际劳动节时间节点,全总联合有关部门、单位发布“大国工匠年度人物”“最美职工”等,举办的2022年“五一”特别节目跨媒体触达3.59亿人次,大力弘扬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在今年举办的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上,495项职工创新成果在线签订成果转化意向书,涉及总金额84.86亿元。今年是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5周年,全总启动了系列活动,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聚焦“建功‘十四五’、奋进新征程”主题,各级工会广泛深入持久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和技能竞赛试点,组织职工学习培训1900万人次,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此外,重视发挥产业工会作用,深化“大学习”“大调研”“大走访”“大交流”“大实践”“大支持”活动,为产业工会开展工作创造有利条件。值得关注的是,面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全总和各级工会努力为广大职工提供更为精准化常态化的维权服务,在开展“安康杯”竞赛、“安全生产月”活动、推进“法院+工会”劳动争议多元化解试点、组织“情系女职工法在你身边”普法宣传活动的同时,启动“转作风、解难题、促发展、保稳定”专项行动和新一轮工会领导机关干部赴基层蹲点工作,实打实解决职工的急难愁盼问题,帮助受疫情影响的企业与职工共渡难关。今年以来,全总和各级工会持续深入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集中行动,大力推行“重点建、行业建、兜底建”模式,实施重点群体入会项目制,加强互联网企业工会工作,并探索建立新就业形态行业集体协商机制,联合开展2022年度“货车司机职业发展与保障行动”,建好用好工会服务阵地,加强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关爱服务。来源:《工人日报》(责编:蔡雨荷、黄瑾)
2022-07-28
国务院新闻办3月30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相关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全国总工会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回答了记者提问。据悉,《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工会经费不仅可用于举办集体性职工体育活动的有关支出,还可用于为职工购买健身服务。为此,全总将继续加大对基层工会的经费支持力度,将更多的工会经费用于开展职工全民健身活动。近日,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为根本目的,聚焦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更高水平”的要求,提出了8方面29条政策措施。其中明确提出,“发挥工会作用,鼓励工会每年组织各类健身活动,并将此纳入工会考核内容。鼓励按照《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办法》规定,使用工会经费为职工购买健身服务。”《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办法》由全总于2017年印发,明确基层工会经费可用于职工文体活动支出。包括基层工会开展或参加上级工会组织的职工业余文体活动所需器材、服装、用品等购置、租赁与维修方面的支出以及活动场地、交通工具的租金支出等。全总财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意见》的出台进一步明确了工会经费不仅可用于举办集体性职工体育活动的有关支出,也可用于为职工个人购买健身服务,有助于打消基层工会在购买健身服务方面的顾虑,激发职工参与全民健身的积极性,进一步发挥工会在全民健身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满足职工群众的多元化健身需求。全民健身离不开职工队伍这一庞大群体的参与。据介绍,全总高度重视维护职工健康权益,号召并组织职工群众广泛参与全民健身活动。《中国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要广泛组织开展职工运动会、职工文艺展演、职工艺术节等全国性、区域性、行业性职工文体活动。下一步,全总将落实《意见》要求,指导和支持各级工会发挥覆盖面广、联系职工群众密切的优势,广泛开展职工全民健身活动,深入推进全国职工线上运动会、全国职工羽毛球大赛等赛事活动,不断提高全民健身参与度。2021年,全总开展了全国职工乒乓球大赛、全国职工线上运动会等7个示范性全国职工文体活动,吸引近1500万人次职工参与。
2022-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