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05来源:中车铁投浏览量:99
智能轨道快运系统(简称:智轨)由中车株洲所历时7年自主研发、全球首创的一种新型中低运量轨道交通系统,融合了现代有轨电车和道路交通的优势,破除应用局限,具有基础设施投资小、建设周期短、审批门槛低、调度灵活等特点,是一种高度契合城市公共交通需求的轨道交通制式。
全球首创,科技加持绿色智能
智轨自2017年6月首次亮相至今,在研发团队的持续努力下,智轨在技术层面从未停止过创新,始终保持着行业内的技术领先地位。
▶
虚拟轨道技术
看似无轨,实则有“轨”,采用自主研发的“虚拟轨道跟随控制”技术。通过车载各类传感器识别路面虚拟轨道线路,精准控制列车行驶在既定“虚拟轨迹”上,实现智能运行。
▶
自动驾驶技术
目前,中车智轨已成功配备双目立体视觉,激光、毫米波雷达、差分定位、电子地图等多传感融合技术,可实现有人值守的智能驾驶。
▶
绿色清洁能源
采用磷酸铁锂电池电能驱动,充电一次可续航70公里以上,补充充电10分钟,可增加续航25公里。随着技术创新不断升级,智轨可选氢能源、快充电池、超级电容等多种储能方式,2022年,全新氢能源智轨列车已与马来西亚古晋达成合作,即将实现氢能源智轨的首次出海。
▶
多编组车辆技术
通过SIL4级自主导向系统、轮边驱动、分散式动力、牵引制动转向协同控制技术等多项先进技术的聚合,智轨列车已实现了多编组车辆技术。
今年4月,智轨全新四编组智轨列车亮相青岛展会。全新四编组智轨在最高速度、智能驾驶、节能贡献度等各项性能上均有创新性突破,为城市提供了更快、更轻、更灵活、更智能、更绿色的轨道交通解决方案。
中车制造,连接世界造福人类
智轨因其具有灵活性、适用性强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一二线城市大运量轨道交通与小运量公交之间的接驳、三四线城市公共交通骨干、旅游景区及特定功能区通勤。
截止目前,智轨在国内已成功覆盖株洲、宜宾、哈尔滨、苏州、西安五座城市,正式开通运营5条线路,累计安全运行超1400天,安全运营里程超过500万公里,累计载客超2000万人次。
同时,智轨积极布局海外市场,2022年,智轨成功出海,亮相阿联酋阿布扎比,并驶向东南亚市场,成功中标马来西亚古晋氢能源智轨项目。如今,智轨在海外知名度越来越高,曾获得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女士的点赞与推介,并多次被海内外媒体报道及肯定。智轨,这张中国高端装备制造又一名片已日益闪亮。
▶
株洲智轨
全球首条智轨示范线于2018年5月在株洲正式开通。2021年5月,株洲智轨A2先也成功运营,它串联株洲最大客流区域,穿梭于株洲市天元区、芦淞区、荷塘区。为株洲市区交通打通了“智轨+公交”快速公共廊道,成为城市动力新引擎,为市民的出行提供了一种高效快捷的新选择。
▶
宜宾智轨
全球首条商业化运营智轨线路,2019年12月正式投入运营。宜宾市公共交通系统骨干,现已开通T1、T2两条线路,另有T4线已完成首班调试列车的上线运行。宜宾智轨自开通运营以来已经逐渐成为市民出行的重要方式,承担起了更多的城市功能,成为宜宾的一张新名片,也为全国乃至全球中小城市解决公共交通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
▶
哈尔滨智轨
2021年2月哈尔滨智轨正式开通。哈尔滨新区智轨1号线自西向东贯通了哈尔滨松北新区,全程覆盖人口约10.2万,为哈尔滨建立起了地铁、智轨、常规公交多层次公共交通服务体系,实现了哈尔滨公共交通在系统、设施、服务上质的飞跃。
▶
苏州智轨
2021年11月,苏州正式开通智轨。位于苏州市吴江新区的吴江智轨T1示范线连通着苏州轨交4号线与同里古镇景区,是典型的旅游景区接驳线路,承担着同里古镇游客运输的“最后一公里”重任。开通至今已运营超过一年,在春节、五一、国庆等旅游高峰期很好的起到了削峰引流作用。如今,“地铁+智轨”已经成为了前往同里古镇的不二选择。
▶
西安智轨
西咸新区智轨示范线1号线是今年3月21日正式开通的线路,集接驳、旅游、交通等功能于一体,连接起了欢乐谷与昆明池两大景区,有效补充了西安地铁5号线的空白区域,解决了欢乐谷、诗经里、昆明池等区域综合交通问题。
▶
阿联酋阿布扎比
2022年11月,阿联酋阿布扎比举办F1赛事期间,采用了中车智轨电车作为主要交通工具,用于满足重要嘉宾和观众的接驳需求。目前,阿布扎比项目已经完成车辆交付,进入正式运营,并积极建设二期项目。
▶
马来西亚沙捞越州古晋
沙捞越州政府一直致力于开发一个新的交通系统(KUTS) ,该系统决定采用中车株洲所自主研发生产的氢能源智轨列车,首期采购氢能源智轨列车38列,并已于2022年12月28日签订合同。智轨样车将于2023年上半年进行交付,并在马来西亚古晋开展为期3个月的试跑。
中车表示,未来,智轨将坚持创新引领,坚定践行绿色交通发展理念,继续致力于达成让每个城市都能拥有轨道交通的自身使命,充分发挥智轨系统低成本、快速、准点、灵活的优势,实现城市有限的道路资源交通最大化利用,进一步提升城市构建立体化、多元化、持续健康、创新发展的综合智慧交通内涵,为人民创造宜居出行新体验,为我国建设“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